为什么狗狗会患皮肤病?
皮肤是保护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具有避免内部器官与外界接触、保持机体内外温度恒定等重要作用。而狗的皮肤与人类一样,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组成[1]。 皮肤表面的结构复杂且多样化,在表皮和毛囊中寄生着许多细菌和真菌,这些细菌或真菌可形成条件致病性病原体,如小孢子菌、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念珠菌属 (Candida) 和马拉色菌属(Maltase)等。 正常情况下,这些病原体并不足以引起发病,但当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时,病原微生物就会大量繁殖,进而引发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常见的狗皮肤病分为真菌感染类、细菌感染类和寄生虫感染类3种类型,其各自病因及症状表现如下所述: 一、真菌感染 真菌是动物体表最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病原体之一 ,主要包括马拉色菌属、小孢子菌属以及曲霉菌属3个属。其中最常见的是犬糠秕孢子菌属的圆形糠秕孢子菌和犬小孢子菌属的犬小孢子菌以及人形糠秕孢子菌。 马拉色菌属是最为常见的真菌之一,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在人体的头皮、面部和胸部、腋窝等部位寄生,并随汗液排出体外,当狗狗舔食到含有马拉色菌的汗液或其代谢产物后,可导致局部发生马拉色菌病;
二、细菌感染 狗皮肤的细菌感染大多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也可因链球菌、棒状杆菌、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B型等病原体感染导致全身性感染,表现为脓皮病、毛囊炎和皮炎等;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致病菌,多引起皮肤的败血症,常见于受伤犬只身上[2-4];
三、寄生虫感染 在狗的皮肤上通常寄居有70余种体外寄生物,其中包括线虫和节肢动物两大类。 线虫主要有蛔虫、钩虫、鞭虫、绦虫等,主要侵害皮脂腺,引起皮脂分泌增加,导致狗狗出现皮炎的症状; 节肢动物又包括疥螨、蠕形螨和蜱类等,它们可以侵犯动物的体表皮肤、甲床及爪垫等部位,从而引起瘙痒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