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真菌和螨虫的区别?
这两个病都是狗狗常见的皮肤病,很容易混淆,今天来分析一下! 先说真菌,引起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皮肤癣菌,分为毛癣菌、表皮癣菌和犬小孢子菌等。其中,毛癣菌属中的黄孢毛癣菌和大孢霉属中的石膏样小孢子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一般正常情况下不会致病。当皮肤抵抗力下降时,这些细菌就会入侵皮肤繁殖,导致疾病发生。
临床症状: 以轻度瘙痒为主,出现局部脱毛,皮屑明显,皮肤发红、增厚并且粗糙难看。长时间不治疗,可能并发感染,引起淋巴腺炎或蜂窝组织炎。 诊断方法: 根据临床症状初步判断;刮取患处皮屑,涂于玻片上,加清水浸泡,观察是否有菌丝存在;直接镜检或者培养检查。
治疗方法: 预防用药(定期外喷药物控制)+口服药+外用药物擦浴。 对于已经感染的部位,首先需要剃毛,露出患处,然后使用含有抗真菌成分的浴液或者香波给狗狗清洗(建议使用宠物专用的香波,人用的洗发水、沐浴露不能给狗狗用),冲洗干净后,吹干或者晾干,每天1次。同时,配合使用抗真菌的外用药膏或者喷剂(如含硫磺成分的药物、抗真菌的药膏、喷剂等),每次涂抹前先用肥皂水清洁双手,以防交叉感染。对于严重的患犬,应早期适量服用抗生素以预防继发感染。 如果宠物主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狗狗频繁抓挠、啃咬足部、腿下部以及尾根部等部位,就要注意查看有没有异常毛发脱落或皮屑,如果发现及时告知医生,方便医生更准确的开出诊治方案。
最后是螨虫,引起宠物皮肤感染的主要是疥螨,常发生于面部、耳部、颈部、四肢伸侧及背部发痒。感染部位的皮肤表面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形成红斑,严重时出现皮肤破溃、结痂、脱毛。 临床表现: 急性期,患犬剧烈骚痒,全身皮肤发红、肿胀,出现大量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在丘疹顶部可见到细小的黑色粪便;慢性期,患犬全身皮肤逐渐褪色,变得枯燥、失去光泽,并覆盖着粗厚的、鳞屑状的痂皮。由于患处奇痒难忍,犬常用前肢搔抓,将脱落的痂皮、皮屑揉成小团,反复舔食,继而诱发口腔炎、咽炎。
诊断方法: 显微镜检查、血常规、皮肤病理学检查。 如果确诊是螨虫引起的皮藓,则需要立即进行治疗,以免病情恶化。 如果是寄生虫引起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驱虫处理。
另外要注意日常的卫生,环境的消毒,饮食的调节等等,才能避免再次复发。